连山市场监管局又发通告了,这回不像平时那么轻描淡写,我跟你说,大家别当耳旁风。根据通告,按2025年抽检方案,县里对粮食加工品、餐饮食品、豆制品、食用农产品等共抽检51批次样品,格49批次,不格2批次,数据很干脆,就是细节里藏着故事。用上专业术语,叫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,检验机构是清远市食品检验中心,目前属初检,复检可申请。
两批不格样本都来自餐饮端,一家是启校外托管服务部,另一家牵涉到永和镇上草小学,抽样日期旁标注的消毒时间都是2025-06-24。检出的不格项目是“阴离子成洗涤剂(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)”,检出量分别为0.016mg/100cm²和0.020mg/100cm²,而标准要求是不得检出。公告还提醒如当事人申请复检,复检结果若不一致会另行公布……省略号给人悬念,不说死话。
为什么会有洗涤剂残留?表面上看是消毒流程走样,深一点可能是消毒剂选择与配比不当,操作人员缺乏食品安全培训,或是错误把洗洁精当成消毒剂配用。反正看着像人祸多于天灾,管理链条里任一环松了,风险就溜了进来。行业里流行细节决定成败,别小看那点泡沫。专家在采访里也说,学校餐饮环节要严格执行消毒剂使用标准,记录留痕是硬要求。
通告还把消费者当成监督者来招呼“请在正规渠道购买、留好购物凭证,查看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者信息、配料表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,不买无标识或过期产品,发现问题拨打12345或12315举报。”你可能会问,我们该怎么办?答案其实不复杂多看一眼标签,多留一张小票,多拨一次电话,别图一时省事。真心的,别等到孩子肚子不舒服才追悔莫及。
此事暴露出基层监管与日常操作之间的缝隙,行政通告是警钟,公众参与是放大镜。市场监管局的通报是程序正义的一部分,同时也给餐饮单位敲了警钟,培训、备案、复检制度都得硬来。等一下,别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,食品安全需要制度、技术和人心三管齐下,大家都别偷懒。
一场抽检,既是查问题,也是做教育。把这些数字和名字放在阳光下,让公众看到过程,监督的目光就不会放松。吃饭这档子事,不能含糊,既要有技术标准,也要有点人情味,才能把那口饭端得稳当而安心。
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